隨著人們對家庭的投入越來越多,家庭變成了避風港—人們期待從中得到一切,首當其沖的就是幸福。由此帶來的必然結(jié)果,就是家庭成為不滿意的源頭:家庭里發(fā)生的一切總是與自己的期待不符,我們從那里得不到足夠的安全感。
塞爾日·埃斐,家庭關(guān)系治療師,剖析了這種混亂融合性的家庭關(guān)系。他在一本書中寫道:“如今,家庭的營建不再取決于外界法律的強制,而取決于愛、自由、幸福等交織在一起的需求,以及對這些需求的滿足與平衡?!?/span>
由此而來的直接結(jié)果就是“來我這里咨詢的男人和女人都一致抱怨:他們感覺失望,因為家庭成員總是對自己有這樣或那樣的期待,每人的期待又互相矛盾,讓人無所適從。”
在那些關(guān)系過于緊密的家庭中,沒人知道自己是誰,沒人清楚自己的位置,每個人都被別人的情緒影響著,尤其是孩子。
一個健康成長的孩子,難道不是一個首先被愛的孩子嗎?
塞爾日·埃斐:不完全是。愛,就像驅(qū)動引擎的汽油,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感情條件。但愛不是目的。真正的目的,是讓孩子有積極的行動,在生活中充滿活力。父母和孩子一起擠在電視機前的沙發(fā)上,互相說些溫柔的話語,這還不夠。我們應當讓家庭處在動態(tài)當中。
父母的角色是推動孩子投入生活,讓孩子學會與父母分離。如果不讓孩子去親身體驗,如果父母不懂得放開孩子的手,孩子永遠都不會獨立行走。在咨詢門診中,我碰到越來越多的孩子因為得到過多的愛而痛苦。
怎么會因為“過多的愛”而痛苦呢?
因為孩子無法找到足夠的內(nèi)在安全感,所以不能夠與父母保持距離。如果父母把自己過多投射到孩子的內(nèi)心,如果父母的幸福只能通過孩子的幸福來實現(xiàn),那么孩子會感覺到這種壓力,并會為此不安。孩子無法心態(tài)平靜地同父母分離。家庭成了一個混亂的熔爐,各種矛盾的情感相互糾結(jié),誰都不清楚自己的感覺是什么,哪些情緒是自己的,哪些是別人的。大家都在這個漩渦里沉溺。
可心理學家一直強調(diào):只要你是愛孩子的,那么其他問題都不嚴重......你覺得事情并非如此簡單?
上世紀70年代,人們推崇這種觀點:孩子是一個奇妙無比的生命,具備無限潛力,不應該束縛他/她,以免阻礙孩子的充分發(fā)展和健康成長。法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朗索瓦茲·道爾多(Franoise Dolto)就大力傳播這種觀點。但這種做法走向了極端。父母和孩子現(xiàn)在都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:各自都認為自己沒有做到足夠好而備感內(nèi)疚。
舉一個例子:某個小男孩任性哭鬧,他要在晚飯前吃蛋糕。如果我與孩子共情,他的愿望就是我的愿望,我就會給他蛋糕,因為他真想吃,他吃起來很快樂,我也因此感到快樂。而如果我站在成年人的立場,我會向他解釋為什么在晚飯前不應該吃蛋糕。
這兩種態(tài)度就代表兩種愛,一種是適度的愛,一種是過度的愛。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別在于:適度的愛是理解孩子的感受,但又堅持原則;過度的愛是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孩子身上,并與孩子感同身受,這樣做會妨礙孩子建立自己的認知方式。
不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孩子身上,為什么這么難呢?
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界限越來越難以劃清,因為父母要冒被孩子怨恨的危險。不過,恨其實是愛的另一面。我們都曾經(jīng)是小孩,都體會過恨父母的感覺,不管我們有多么愛他們。
今天的父母已經(jīng)不能承受孩子的恨了。同時,他們也拒絕承認自己有時也很討厭孩子。不管是社會上推崇的理想家庭形象,還是電視劇里上演的田園詩般的故事,被放在第一位的永遠是“愛”—這個積極因素,我們看到的都是一家人如何相親相愛,互不嫌棄,而“恨”則被當作消極因素。其實,愛與恨是同一枚獎章的兩面。
幫助孩子健康成長,就是接受孩子不可能永遠是幸??鞓返?,是嗎?
對。要放棄“盡善盡美”的想法,不要有負罪感。不要以為父母的角色“就是避免讓孩子體驗焦慮、憂傷和抑郁”。沒有焦慮、憂傷、抑郁的生活是不存在的,我們的孩子不可避免地都要面對。父母要做的,就是讓孩子有安全感,以便孩子用最好的方式度過這些不順心的時刻。我們既無法避免孩子經(jīng)受考驗,也不能填補他們的缺憾。
那就是說孩子有時候感覺憂傷也是正?,F(xiàn)象?
當然。這些情感不是疾病,不用擔心孩子染上。不過,在我們這個“百憂解”流行的社會,我們傾向于把憂傷、哀痛和抑郁混為一談。成年人應當理解孩子的痛苦,陪伴他/她,但不要試圖代替孩子去體驗。否則,我們就會造就一個“缺乏安全感”的成年人,他/她會在內(nèi)心感覺不舒服。
這種缺乏安全感的情況可能通過兩種相反的方式表現(xiàn)出來——一種是總在尋找情感上的安全,卻總也找不到;一種是過度自信,直至發(fā)展到奴役他人、蔑視他人的地步。這兩種情形其實都是對他人過于依賴的表現(xiàn)。在缺少愛的孩子身上,我們也看到同樣的表現(xiàn)。愛得過多或者愛得不夠,都會妨礙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。